近日,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智库—教材语言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先生应邀来院讲学,在综合楼109教室作题为《两岸词汇对比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闽南文化研究院、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办。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吴晓芳教授主持讲座。
两岸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词汇表达方式,比较两岸词汇的发展变化,可以探讨语言变迁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两岸词汇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反映,通过研究两岸词汇的异同,可以深入了解两岸地区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及其相互影响。因此,两岸词汇研究在促进两岸语言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苏教授认为,进行两岸词汇对比研究应该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辨析《国语辞典》与《重编国语辞典》《现代汉语词典》三本词典之间的关系;二是台湾新词语研究,如台湾新词的收录原则,计量方法等;三是台湾的“平衡语料库”与大陆的“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之间的特点对比;四是两岸词汇差异化对比与趋同化研究;五是两岸词汇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比较研究;六是方言词汇的描写、渗透和融合;七是“词涯八千”论在台华语文教育中的影响。苏教授尤其对台湾新词语现象、两岸词汇差异化对比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现场,苏新春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台湾新词的研究目的”“台湾新词与流行语的关系”“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苏教授指出,词汇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当下词汇学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他鼓励更多学者积极投入到两岸词汇的研究之中。
专家简介:
苏新春,厦门大学教授、博导、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喀什大学特聘教授,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智库-教材语言中心“主任,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研究机构“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协调小组成员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语言政策、台湾语言文字问题、教材语言等领域的研究。
文字/图片|麦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