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主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2014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进入第二天。
上午,参加研习营的营员师生们在下榻的国防大厦会议厅听取了两场精彩的讲座。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导陈支平教授为营员们作了题为《闽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特征》的讲座。陈支平教授指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导林国平教授的讲座是《闽台信俗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林国平教授详细分析了闽台民间信仰的现状、闽台信俗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意义,并分享了他关于闽台民间信仰与信俗文化研究的几点初步认识。
下午,营员师生们参观了漳州历史古街、南山寺和漳州市博物馆。
营员们在南山寺,营员们参观了大石佛、缅甸汉白玉佛等珍贵文物,并洽巧观看了南山寺每月十五定期举行的规模宏大的法会。在漳州市博物馆,营员们参观了海峡两岸族谱对接展、历史文物展等。之后,营员们参观了漳州市区芳华横街、台湾路、香港路、修文路等历史古街区,参观了“三世宰贰”牌坊和“尚书探花”牌坊,以及漳州文庙。营员们被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千三百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内涵深深地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