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地建设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教授应邀到校作学术讲座
 
 
访问次数: 发布日期:2025-04-23 09:52:50   
 


2025年4月20日上午,应闽南文化研究院、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教授应邀到我校科技信息楼1607题为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若干基础性问题》的学术讲座。来自闽南文化研究院、文学院等学院的师生到场学习交流。讲座由闽南文化研究院刘云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魏晖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是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选择,且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工程化的发展模式为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进一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魏晖教授着重强调需要进一步明晰若干基础性问题。他深入剖析了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根本目的,即增强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主要任务时,魏晖教授指出,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核心目标。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提高国际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魏晖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重要原则,即坚持系统观念,培养工程思维和工程能力,把握工程化要点。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培养具有工程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进工程化进程。

在关键方法方面,魏晖教授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机构协同为主导的两种集成创新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体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以机构协同为主导,则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发展。

最后,魏晖教授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学术共同体并保持活力,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新人。只有建立起一个活跃的学术共同体,才能不断推动学术创新和实践发展;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工程能力的新人,才能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我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主讲人简介

魏晖,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语言政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参与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港澳研究中心、国家民委等研究项目,参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语言文字科研‘十三五’规划”“语言文字科研‘十四五’规划”等研制。

                         文:李静  图:戴智炜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
邮编:363000 电话:0596-2597563  传真:0596-2597362 E-mail:mnwhyjy@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