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正文


2013—2017年“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建设规划
 
 
访问次数: 发布日期:2014-05-15 21:23:49   
 

(一)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本基地建设目标是: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凝炼方向、培养队伍、扩大交流、强化合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更加凸显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办学特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在以上各领域达到省内一流、居全国前列的水平,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力争把基地建设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使本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闽南文化教学、科研重要基地。

(二)学科建设

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闽南文化研究院以及本基地等载体平台,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凝练方向,凸显特色,在办好省级“优秀闽南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试点班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本基地设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目录外自主设置的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闽南民俗文化与民间文艺、闽南文化与家族社会以及一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未来五年内,要集中精力,加强上述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两岸高校共同培养闽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新途径、新做法,在特色学科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发展。

(三)制度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与科研体制,实行平台开放、人员流动,聘任上岗,以岗定任务,进行定期目标考核,在相对稳定研究队伍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优秀后备人才或聘请外部优秀人才,调整充实科研梯队,保持科研活力,以保证总体上持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将打破原有的单位和学科界限,以学科带头人和课题负责人为中心重新组织交叉学科的、具有流动性的科研团队;力求在学界形成可资仿效借鉴的学术风格,吸引国内外优秀专家前来访问研究;从海峡两岸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讲座教授,进行讲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等;进一步提高研究课题的开放性,开展与海内外同行的学术合作;进一步提高研究基地的开放性,更多的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更多的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基地讲学、访问,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台、港、澳学生和高级进修生;制订、完善基地的科研管理、经费管理及其它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奖惩和责任制度,树立献身科学、团结合作、努力进取、多做贡献的学风,为完成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创造主客观条件。

(四)人才培养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通过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培养与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重视以博士为主体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在职称晋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支持,采取更有力措施为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创造条件。要逐步优化学术队伍的年龄结构,保证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均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形成以中青年为主,多学科结合,有能力和水平承担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学术队伍。加强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质量,为基地学术队伍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后备人才保障。

(五)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了解信息,加强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本基地要坚持和发扬以往注重学术交流,广结学界朋友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探寻学术交流的新途径、新方法。要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学科建设前瞻性的要求,每两至三年举办一次主旨明确的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要加强闽南文化论坛的建设,通过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术文化团体的合作,每年主办或参与主办闽南文化论坛,该论坛的主题可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而加以调整,通过几年建设,使该论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地处闽南的“五缘”优势,大力加强与台湾相关高校和学术文化团体的学术交流,要选择台湾若干所大学学科相近的院系作为长期合作单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要继续办好《闽台文化研究》杂志,扩大其影响,使之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今后五年,要在办刊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办刊的宗旨和理念,坚持高端和学术性原则,提高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若干特色栏目,发挥特色栏目在推进闽南文化研究及对台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有利条件,创新更加有效的组稿方式,扩大宣传力度,在请进来、走出去方面多下功夫,将情至礼至贯穿编辑活动的每个环节,尤其是组稿环节,在巩固现有作者队伍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新人,培养忠诚的年轻作者。通过多方努力,把本刊建设成为闽台文化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为促进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六)决策服务

强化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与全国台联的合作,共建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交流基地,推动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加强与国台办交流局的合作,共建全国台办系统闽南文化专项培训基地,通过人员培训,推动对台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要积极、及时地将基地的科研成果推向社会,使社会大众了解闽南文化及其在对台交流中的重要性。再次,要主动走出校门,与社科联等有关机构合作,向社会各界开设闽南文化专题讲座,使社会各界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发扬闽南文化开拓进取精神,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第四,基地研究人员要带领硕、博士生,积极参与海西文化建设实践,让闽南文化进社区、下基层,形成高校研究机构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机制,为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第五,要利用基地人才智力优势,开展相关现实课题的调研活动,在决策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 邮编:363000

电话:0596-2597563  传真:0596-2527692 E-mail:mnwhyjy@mnnu.edu.cn